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未来10-20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双碳”战略的关键期、窗口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大力推动数字经济、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历史发展期,绿色化、数字化、低碳化交汇成为未来我国的发展主旋律。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作为社会服务业,伴随着我国高速的城镇化建设而得到长足发展,其发展态势和宏观经济息息相关,受国家基本建设政策较大,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更需要把握新机遇、直面新挑战,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基于此,我们认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就是融入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融合协同发展、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管理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标准化、集成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绿色发展
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树立因地制宜、低碳发展、清洁生产、文化传承的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工程勘察设计的绿色低碳设计水平、倡导绿色勘察、绿色工程和绿色运营的理念:
1、在国家大型基础设施方面。鼓励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提升在水利工程、核电工程、高速公路、桥梁、煤炭功能、大型能源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设计水平。落实“双碳”战略,如:在电力工程方面,鼓励通过创新电力输送及运行方式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就近向产业园区或企业供电;在交通领域,积极推行大容量电气化公共交通和电动、氢能、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不断完善充换电、加氢、加气(LNG)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
2、在城市公共服务建筑方面。鼓励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与设备产品研发创新,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研究既有建筑最大化利用等城市更新关键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建筑电气化等建筑低碳关键技术,合理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余热资源,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技术。鼓励绿色建材、低碳技术等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3、在城市市政建设方面。重点围绕城市更新领域,坚持绿色低碳前提下的经济发展,统筹建立城市能源供给系统、能耗需求管理系统和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全要素区域能源低碳发展体系,以绿色低碳技术与产业新动能塑造。同时研究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建筑整体节能减排、降碳升级改造、新能源基础设施、建筑节能改造、污水站下沉式改造、道路桥梁、绿色城市管网、市政给排水、城市亮化工程……的绿色化升级体系。
4、在岩土与地下工程方面。形成绿色测绘、绿色勘察、绿色物探、数字岩土设计、岩土施工及智慧检测与绿色运维等系列服务。并积极拓展矿山治理工程,包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削坡工程、砌筑工程、矿山生态修复等,结合地质统计学技术、数据库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岩土工程。

二、推动行业数字转型,重构产业发展生态
推动数字化转型,强调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赋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及企业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模式,重塑管理流程,持续完善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与功能的无缝集成,逐步实现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全面数字化转型。
1、加快推动BIM等数字技术应用推广
提升BIM设计软件性能,重点突破三维图形平台、建模软件、数据管理平台,开发基于BIM、5G、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同设计应用系统。在大型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城市更新、公共建筑服务推进工程项目设计方案BIM交付,完善工程项目设计及竣工成果数字化交付体系。并积极推进智能化标准化集成化设计,建设资源配置合理、专业分工明确、数据交互共享、成果系统集成的网络化设计环境,积极探索跨组织、跨地域勘察设计协同工作新模式。鼓励勘察设计企业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收集设计方案、标准规范、设计图集等知识资源。积极推广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进勘察设计智能化,不断提升勘察设计质量和效率。
2、积极搭建工程勘察设计协同平台
以 BIM、 VR、移动等技术为手段,集成专业设计信息、深化设计信息、施工建造信息、运维信息的虚拟化模型做为统一载体,实现单个专业内、多个专业间以及多参与方的异地协同设计与互动,并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设计、建造和运维模拟运行。形成工程勘察设计产品物理参数模型、项目管理过程模型、虚拟施工模型、虚拟运维模型等的“全过程数字化样品”模拟。提前预见并解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运维中出现的问题。以很小的代价和最快速度实现全过程的PDCA 的虚拟执行和优化调整,将后期生产、施工、运维产生的风险与问题前置。
3、打造数字设计院
实现从数字设计院“一键导出”数字化图纸、建材信息、虚拟施工模型、工序模型和项目横道图,通过工程勘察设计互联网平台和工程物联网系统建立起工程项目全参与方的泛在连接,各方通过可视化的模型协作协同完成建筑工程的采购、施工、运维,更高效地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
4、搭建“设计+BIM+EPC”数字化平台
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EPC项目的设计、采购、造价、施工的相关参与方实时在线协同,业主、建设方、施工企业、工程咨询方在一个协同平台及时交流和协调,实现“设计造价一体化、设计采购一体化、设计施工一体化”,精准控制装饰工程项目成本,实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参与、全专业的协同。
三、 推动“设计+”一体化协同化系统集成,促进产业链整合发展
过去的工程勘察设计只是工程行业的一个“节段”,设计的引领性作用不够。未来应该突出以设计+一体化协同化系统集成,整合“建设方、施工企业、材料商、运维商”等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实现设计育成到工程建设育成,改变生产模式、重构生产关系、促进商业模式变革,并与参与到产业发展、产业规划的等为供给侧改革服务中,构建平台+产业新生态:
1、以设计+,推动全过程咨询
建立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体系,促进产业联动。鼓励引导勘察、设计等公司积极发展全过程咨询服务,并与产业投资、投资金融等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5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城市系统设计咨询服务,为城市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城市咨询,包括:顶层设计,战略、产业、空间+X的系统规划,建设项目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运营服务、建成之后的产业运营、物业服务等。
第二个维度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设计咨询,包括项目前期:项目决策、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或评估、项目立项、项目审批等;开发建设期:即全过程工程咨询的内容;建成后的运营期,涉及到运营服务、招商引资、产业运营、物业管理等。
第三个维度是工程系统咨询服务,工程的全过程咨询是从项目立项、可研、决策,到项目建设过程的咨询、项目管理、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服务、物业服务等。形成构建“1+3+X”的全过程咨询,其中1为全生命周期咨询管理服务,“3”是投资决策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运维阶段;“X”模式是投资决策综合性咨询、工程勘察设计咨询、项目管理、物业管理咨询、运营管理咨询和社区管理咨询等。
2、 推进设计+工程总承包模式
发挥以设计+主导的工程总承包示范项目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设计企业承接技术复杂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以及以工艺为主导的工业工程总承包项目,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精细度和施工便利性。引导有条件的设计企业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理念和组织实施方式,培育工程综合服务能力,推动与国际化生产组织方式接轨。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3、促进设计+产业融合发展
设计院发挥设计在智慧制造、建造新优势,提升我国基础设施工程、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工程勘察设计和工业设计跨界联动、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推动设计服务领域延伸和服务模式升级等方面的作用。
以设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纽带,围绕创意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绿色设计五大关键领域,通过数实融合,为实体经济服务,聚焦产业科技新趋势,将设计始终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将科技要素与地方特色资源紧密结合,重组生产要素、重构生产关系、释放生产力,形成区域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结算经济,最终推动区域发展、产业提升、企业转型、产品升级。
4、探索I·F·EPC(M)·O模式创新
系统整合项目参与各方资源,创造工程领域价值链供应体系,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市政运维,按照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理论,提供从策划、咨询、规划、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勘察、采购、装修、施工、机电安装、项目管理、代建服务、建成运营等全过程或阶段性的服务。从城市发展研究、产业投资运营、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承包等的全纵向一体化优势,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落单能力和经营价值,专精特新,打造专业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探索创新I·F·EPC(M)·O、DBOT/DBLOT等模式。
四、 构建工程勘察设计科技创新体系,以科技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完善工程勘察设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自主布局基础理论研究。鼓励勘察设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试点,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在专业细分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支持中小型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完善中国特色建筑理论体系。
整合利用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检验检测机构等科技资源,共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建设行业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以行业内龙头企业为牵引,科研院所联合,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载体,释放科技创新动能。包括科技成果研发、科技成果鉴定检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以及相应资源导入,从而推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围绕产业链部署科技创新链,构建工程技术科技集成体系。推进资源要素集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梳理建筑工程科技谱系,构建核心技术、专用技术、通用技术等技术体系,构建上、中、下游研发主体协同合作的技术创新生态。
结语
新时期,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转型,应该积极围绕和把握绿色化、数字化、一体化和科技驱动等关键词,推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并积极发挥设计的引领作用,形成产业一体化协同、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市场组织模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助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